甲狀腺疾病介紹

20240524發現甲狀腺結節!這是壞東西嗎?會不會變大?為何沒症狀?醫師一次解答



陳思達 醫師

新北土城醫院/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主治醫師
本協會學術委員會主委


發現甲狀腺結節!這是壞東西嗎?會不會變大?為何沒症狀?醫師一次解答
「別家醫院說我有甲狀腺結節,還說只要觀察就好,真的是這樣嗎?」
「我明明就沒有不舒服,卻被檢查出甲狀腺結節,是不是搞錯了?」
「甲狀腺結節現在雖然是良性,但哪天會不會變成惡性?」
面對自己被診斷出有甲狀腺結節時,病患總會有各式各樣的疑問,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思達說明,甲狀腺結節是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好發於女性及年長者身上,大多數都是良性且無明顯症狀,雖無須太過焦慮,但仍不可大意有少部分結節有癌化可能。


甲狀腺結節是什麼?有哪些症狀與徵兆?

甲狀腺是人體相當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位在脖子前側的下半段,也就是喉結下方、氣管兩側;由左右兩葉組成,中間以甲狀腺峽部連接,形狀就像是蝴蝶一般。正常情況下,甲狀腺摸起來應該是平坦柔軟的,當甲狀腺組織過度生長或有出血、囊腫時,便會形成突起的腫塊,可以是一個(單一性結節)或多個(多發性結節)出現。不過,甲狀腺腫大不一定都是結節引起,也可能是慢性發炎造成,因此需要由醫師鑑別診斷。
許多甲狀腺結節患者並不會有任何症狀,通常都是在做例行性體檢或與甲狀腺無關的影像學檢查時才被偶然發現。僅有少數病人透過照鏡子或被家人觀察到脖子有些腫大,或是腫塊大到足以影響周圍組織與器官時,進而接受檢查確認是甲狀腺結節。

逾九成甲狀腺結節屬良性,如有「這些」情況恐是
大約90%以上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腫瘤,惡性佔5~10%。與正常細胞相比,甲狀腺結節組織中的細胞生長速度會較快,因此若長期追蹤來看,結節有時會有變大的情況。但以臨床案例而言,一般結節很少會在幾年內長得很大,幾乎維持原來大小。除非像是出血性囊腫或亞急性甲狀腺炎等疾病,才會有腫塊短時間忽然變大的現象。
但若是惡性腫瘤的話,通常腫塊的生長速度就會很快。其他可能出現癌變的徵兆包括:
  1. 在甲狀腺部位以外的其他頸部發現淋巴結腫大,可能是甲狀腺癌合併淋巴腺轉移。
  2. 除甲狀腺結節以外又有聲音沙啞,即本來講話聲音正常,突然變得比較沙啞或有疼痛感。

甲狀腺結節良性、惡性如何分辨?檢查5特徵有助判斷
不過,要判斷甲狀腺結節究竟是良性或惡性,還是要透過超音波及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從大小、形狀與型態做評估,才是最準確的方法。醫師會從以下5個特徵做綜合判斷:
  1. 大小
  2. 邊緣是否規則
  3. 超音波回音性質高或低
  4. 寬度與高度比例
  5. 是否有鈣化現象
假使結節體積變大、邊緣不規則、高度大於寬度,又有低回音性和微小鈣化點,疑似惡性的機率會較高。

甲狀腺結節需要處理嗎?多大應切除?

針對良性甲狀腺結節,一般建議定期保持追蹤觀察即可,除非病人因結節過大而壓迫到氣管或食道產生不適症狀,才需要考慮開刀治療。陳思達醫師解釋,由於甲狀腺切除手術後約有3~5%的人會出現併發症,例如造成喉返神經、副甲狀腺受損,發生聲音沙啞與低血鈣等情形。再加上甲狀腺腺體會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切除後會使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在非必要的狀況下,較不建議把動手術當成優先選擇。
若因在意外觀想做處理,又想保留正常的甲狀腺功能,目前有免開刀的射頻消融術可以讓腫塊體積逐漸變小,但此治療僅侷限於良性甲狀腺結節,必須由醫師評估病人是否適用。

無論是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癌,近年來發生率都有逐漸上升的趨勢。陳思達醫師叮嚀,大家應多多關心自己的甲狀腺健康,若發現異狀或有疑慮,可尋求內分泌或新陳代謝專科進行檢查與診斷,有些耳鼻喉科或影像診斷(放射)科也可提供檢查;如果需要進一步手術,則會由一般外科或內分泌外科醫師執行。也呼籲當醫師從超音波檢查發現結節有癌化可能,需以細針穿刺確認時,別因害怕扎針而遲遲不敢檢查,延誤了治療時間。
 
陳醫師的溫柔提醒:
雖然台灣早已經不是地區性甲狀腺腫的流行地區,但是在超音波的檢查下,仍有超過三成的民眾可能有甲狀腺結節的問題而不自知。儘管絕大多數的結節是良性的,而且不影響正常甲狀腺功能,但仍提醒要定期追蹤檢查。造成甲狀腺結節的原因仍不淸楚,但適當的碘營養及盡量減少攝取容易造成甲狀腺腫的食物應該會有幫忙。


點選此連結至Youtube影片